目前分類:財經小知識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109.jpg

 

棒球界最近最火熱話題,應該是芝加哥小熊終於拿到世界大賽冠軍,百年孤寂跟山羊魔咒結束了,世界大賽從落後到逆轉勝,今年各國職棒冠軍賽好像都是這樣,不過還好各國結局都是好的(除了日本,廣島鯉魚繼續加油),小熊球迷應該是最開心的一群,終於可以開心放暑假。除了球員的努力值得肯定,我個人對芝加哥小熊隊總裁艾普斯坦(Theo Espstein)這個人興趣更高,艾普斯坦之前幫助紅襪打破貝比魯斯魔咒,帶領紅襪重返冠軍榮耀,我一直覺得他就是比利.比恩的翻版,但艾普斯坦運氣比比利.比恩好很多(芝加哥小熊算大市場球隊,資金雄厚)。

 

1109-03.jpg

 

棒球名門波士頓紅襪隊進入21世紀後,短短10年內,拿了三次冠軍(04年、07年、13年)。但大家都知道2004年之前,波士頓紅襪跟芝加哥小熊隊並列最悲情球隊,長期被可怕的詛咒籠罩。兩隊有很長時間都跟世界大賽冠軍無緣,紅襪隊是知名的貝比魯斯魔咒,從1918年到2004年長達86年,完全跟冠軍無緣。芝加哥小熊隊更慘,山羊魔咒讓小熊與悲情劃上等號,自1945年起未曾與世界大賽沾上邊,連知名電影回到未來也調侃了小熊隊,大概2015年可以拿到冠軍(可惜電影預言也失準,小熊去年還是沒拿到冠軍),芝加哥小熊隊上次奪冠已是1個世紀前的事,百年孤寂也成為芝加哥小熊球迷心中的痛。

 

紅襪隊前兩個總冠軍在總經理艾普斯坦操盤及總教練法蘭柯納的優秀領軍破除了魔咒,但2011年底兩人離隊後,2012年紅襪戰績慘跌到差點輸到百場(69勝-93敗),是球隊1965年以來最差戰績。但2013年的世界冠軍翻轉這一切,紅襪隊經營團隊向外界證明沒有艾普斯坦和法蘭柯納,它還是可以拿到世界大賽冠軍。但對艾普斯坦這位史上最年輕總經理,卻應該百感交集。自從2011年10月接任小熊隊總裁,小熊戰績在國聯不甚理想,球迷進場人數持續負成長。

 

1109-04.jpg

 

美國職棒進入21世紀後,受到網路科技興起、年輕人當家的風潮影響,掀起一股世代交替潮,許多美國常春藤名校法商學院的畢業生,捨棄華爾街的高薪工作,投身運動產業,艾普斯坦的崛起,更是時勢造英雄的代表。

艾普斯坦1995年耶魯大學畢業後,就加入聖地牙哥教士隊,當時他上司就是後來紅襪隊老闆魯奇諾(Larry Lucchino)。魯奇諾於2004年拔擢艾普斯坦為總經理,艾普斯坦只有28歲,是美國職棒史上最年輕的GM。重點是紅襪隊當年就打破了貝比魯斯魔咒,拿下久違86年的世界冠軍,3個球季後,紅襪隊於2007年又拿下一座世界大賽冠軍。

 

1109-06.jpg

 

艾普斯坦經營球隊方式,和魔球運動家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其實差不多,都使用數據輔助球隊做出判斷,並透過數據找到對球隊戰績有幫助的球員,讓美國職棒發現了新的勝利方程式。但紅襪奪下2007年冠軍後,接下來幾季戰績未盡理想,2010年甚至打不進季後賽,讓紅襪球迷大為光火跟失望(紅襪球迷是出了名的強悍),艾普斯坦和法蘭柯納兩人只好為戰績不佳負責,黯然下台離開自己一手經營的紅襪隊。

 

但後來芝加哥小熊隊看上艾普斯坦經營紅襪隊的績效,以5年1800萬美元重金,外加一名小聯盟球員,將他挖到小熊隊擔任總裁(球員換總裁也是很妙的例子)。艾普斯坦到任後將陣容打掉重建,鎖定小聯盟年輕好手,擺脫之前留下的巨額爛約,經營手法備受好評。第一任命新總經理、重建球探部門,掌握球員培養、訓練事宜。然後透過球員交易換來年輕選手,做為球隊重建基礎,並簽下長約,如現在當家一壘手瑞佐(Anthony Rizzo)。


然後每年從自由球員市場挑選投手,通常挑選足以擔任3、4號的先發投手,不簽長約只簽下1年合約,如果表現良好,就趁7月31日交易大限前即與他隊換來更年輕的好手,確保農場深度。透過以上方式,慢慢重建球隊的整體戰力。但艾普斯坦團隊培養年輕球員的能力,我覺得只能算是及格,而不能算是突出,國聯中區的紅雀隊,我覺得才是大聯盟模範經營團隊。他在美國職棒的經營能力,已和小熊重建成果牢牢綁在一塊,他必須證明自己在紅襪隊的成功不是偶然。

 

1109-05.jpg

 

艾普斯坦經營球隊方式,我覺得更像經營企業而不是棒球,首先判斷哪些球員可增加球隊價值、哪些球員不會。艾普斯坦在43歲前就打進了3次總冠軍賽,拿回3座世界冠軍,艾普斯坦把棒球經營帶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艾普斯坦透過發掘、交易而培養成長的這些球員,也給了他非常甜美而豐富的回報,2016年世界大賽冠軍到手後,就證明他的確很有一套。

 

雖然芝加哥小熊破除了山羊魔咒,拿下隔了百年後第一冠(108年真的好久),但之後艾普斯坦考驗將更嚴苛,資料顯示通常贏得世界冠軍後下一季,球隊整體營收通常會成長20%。小熊短期內營收的成長大約是接近15%,因為瑞格利球場(Wrigley Field)的球票早已經販售一空,票房收入成長空間有限。但長期看來小熊的營收應該會成長好幾億美元,成為大聯盟身價第二高的球隊,僅次豪門紐約洋基的身價。而艾普斯坦在破除魔咒之後,還能帶芝加哥小熊走到哪種境界,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參考資料:

等了108年! 芝加哥小熊隊打破魔咒奪冠


http://news.tvbs.com.tw/sports/684149

文章標籤

程子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up-2910700_1920.jpg

 

最近一則財經新聞引起很多討論跟關注,新版「公司法」去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當中「股王條款」第228之1條,可放寬企業每年分配現金股利方式,改為每季或半年來分配。績優股台積電也做出決議,未來股利每季都發放,是台灣上市櫃公司股利發放新里程碑,不少上市櫃公司也跟進台積電,採季季配或半年配發放股利,台股接軌國際多次配息時代也將來臨。這件事對持股高的外資來說是大利多,不過對國內股務部門來說,恐怕是開心不起來的消息。 

股務作業成本增加 股務人員更加忙碌 

今年是實施股利多次發放首年,台積電除了要先發完去年股利外,還有今年的股利發放要處理,股利發放都需先召開臨時董事會,決定股利、除權息交易日、停止過戶日等時間,而停止過戶日與董事會召開時間,會相差12個營業日,再由股務單位後續接手。 

而決定停止過戶日後,股務單位還要跟證交所或櫃買申報時間,停止過戶日第一天,股務單位須先向集保結算所取得股東名冊,做為發放股利的依據。召開臨時董事會到確定股利發放時間,如再加上股利完成發放,大概整個流程大概需要2個月時間,2個月終於完成股務作業後,休息1個月又要再來一次整個流程,造成企業股務單位成本大幅增加,也增加股務人員工作負擔,加上整個過程非常繁雜,勢必變成股務單位跟股務人員惡夢。 

 

每年繳4次健保補充保費 持有成本大幅增加 


當然健保補充費也是一個大問題,台積電如之後改為每季發放股利,而股利金額剛好到達補充保費門檻,則持有股東就必須繳納補充保費,造成很多股東無形中的成本支出,因為過去一年只需繳一次健保補充保費,改成每季發股利,也就變成一年要繳4次健保補充保費,持有股票成本增加不少,對股東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當然健保補充費也是一個大問題,台積電如之後改為每季發放股利,而股利金額剛好到達補充保費門檻,則持有股東就必須繳納補充保費,造成股務人員無形中的工作增加,因為過去一年只需計算併扣繳一次健保補充保費,改成每季發股利,也就變成一年要扣繳4次健保補充保費,對持股人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跟負擔。 

這次事件其實是好的發展跟進步,但引起蠻大爭議的點,還是圍繞健保補充保費這個部分,因為對股東們或多或少有不同層面影響,台積電身為領頭羊,率先開出第一槍是好事,但能有多少企業願意跟進,建議還是持保留跟觀望態度來面對,主要因為每家企業類型不盡相同,股權集中,比較精算的老闆跟大股東,可能不想每季都領股利,所以當然意願就不會太高,新的股利配發方式重大改變,建議多做功課應對新的改變。
 

 

 

程子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eting-83519_1920.jpg

 

大多數人應該都聽過特別股這個名詞,但應該對特別股不是那麼熟悉,除了投資層面以外,特別股還有可影響決策的實質效益,公司每年召開股東會,除了報告公司營運狀況,更重要就是進行公司重大議案決策,包括選任董事監察人、董事成員改組等。因為對股東權益影響重大,依公司法規定,決定與否須保留給股東們投票決定,可避免因公司負責人濫權,而侵害公司股東權益。 


當然議案通過與否,股東持有股權可成為決定性關鍵。特別股功能不同於普通股,特別股可解釋成當公司發行股份時,可於章程規定有些股份的功能不同於普通股份,範圍可包含如分配股息紅利多寡、選任董監權利、議案有更多投票權、甚至擁有否決權,至於特別股權利大小,一般視公司的狀況而定。 

當然法律可允許公司適當處置,針對股份權益上做出不同規劃,如有投資人只是單純要股息跟分紅,不要投票權也可以接受,公司可以設計無投票權可分較多股息的特別股,吸引投資人投資,還有公司在創業初期,由一群人一起創立而成,也可約定現在持有股份要跟之後投資人不同,甚至是重要決定權上有所不同。而目前台灣企業型態來說,負責人大都擁有最多的股份,透過釋出特別股,由市場投資人力量來監督,讓負責人專制的風險降低不少。 

特別股存在除了方便企業募資以外,也讓企業需要用錢時候,有籌碼跟投資人對話,更能鼓勵更多人去設立企業,促進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國家也可透過特別股設計,遏止家族企業濫權問題。但特別股讓持有者可能可以左右企業決策,所以特別股的設計與使用,對企業來說要很小心,避免被有心人士刻意掌握,導致變成經營權爭奪等管理問題,而讓企業損失更大。

程子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gic-cube-1976725_1920.jpg

 

創業很多人都想過或嘗試過,當然所有創業家都渴望能一舉成功,但只有那些最願意失敗的創業家才有可能成功。因為用創業家的角度來思考創業這件事,創業其實是很沒效益跟失敗率很高的選項。創業家是沒有假期的,更不可能有休假了,你自己就是老闆好嗎?或許會有很多顧問跟朋友,為你提供諮詢,或許不代表是壞的模式;而事實上,每個成功的創業家成功模式不同,就算分享他們成功的秘訣,也不代表你也會成功,還需要的經驗,才能真正往成功邁進。

 

請準備足夠創業資金

一開始很多人會先用獨資的情況下,請好好控制創業資金的運用,做好安全評估並設好停損點。很多創業家是幾年內便用光了所有創業基金,並且開始負債。甚至必須兼差來繼續把公司支撐下去。有時候不是因為想法不好,只是資金不夠而使創業失敗告終,如果企業財務數據出問題,那麼企業一定不會走的很遠。

 

正確評估市場

對市場面觀察不夠了解,只單純以營收為考量,多埋頭開發而不去市場趨勢,導致辛苦開發產品乏人問津。即便做出好的產品,賣不出去對公司也是沒有任何幫助的。也因為對市場資訊度不足,錯誤的訂價也扼殺了產品的銷售潛力,訂錯目標顧客,以為顧客都跟自己想的一樣,結果顯示,主要顧客群對商品沒興趣,導致產品滯銷。確保企業產品或服務有一定成熟度後再投入市場中,用戶相信不需要解釋也會非常喜歡這項產品、服務。

 

找到正確的人

創業一開始為了省錢,大家大多不領薪水或是找親友幫忙,但僱用親朋好友有一個大風險,當你們無法繼續合作時,損失的不只是一名員工,而是一段親情或友誼。創業雇用員工時,請選擇真誠、正直、可信任的人才。並學會運用法律跟相關規定,保護自己企業,同時控制人力成本,讓每個人效益最大化。

 

享受這段過程

創業能否成功,很多時候是運氣加上好時機,許多年輕的創業家,很多潛力仍然有開發的可能,但是當隨著時間的推移,旅程中會發生錯誤和學習,而你的潛力將會持續的發揮跟擴大。

 

不要害怕創業失敗

不要將任何事件視為失敗,相反的說,將其當成學習與體驗。提前考慮這些問題並詢問自己,一開始創業時,將這些最壞的情況都打算過,雖然這個是一個陳腔濫調,但如果你把創業看成是一個失敗,就不太可能從中學習到經驗,而且不太可能找到之後創業成功契機。

 

coffee-2306471_1920.jpg

 

投入創業時,要多多觀察別人的失敗經歷,並從中得到啟發跟學習,因為成功經驗未必可複製,而失敗則往往是有跡可循的,也通常會有幾個固定類型的模式,比如項目與市場需求不符、團隊合作失敗、市場推廣不夠等因素,對創業者來說,失敗教訓的作用遠遠大於成功經驗,也更能直接借鏡。可以複製的不是成功而是失敗,在你看著別人的成功經驗時,別一心憧憬想著自己絕對可以比照辦理,但你卻可以從別人的失敗中記取教訓,避免自己踏上前人所犯過的問題,也能提高後來再創業的成功機率。

文章標籤

程子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ws-761409_1920.jpg

 

很多人平常就會動用資金買賣股票的習慣,通常也會透過媒體觀個股股價變化、公司經營狀況及公司新聞等等。但除了閱讀財經資料之外,很多人也想參加股東會來了解公司經營理念及未來營運方向規劃,但怎樣才能參加公司股東會?出席股東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投資人想要參加公司股東會,可以在股東會召開前先買進或持有公司股份,不是任何時候買進都能取得出席股東會資格。按照公司法第165條、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股務處理準則第41條規定,公開發行公司於股東常會開會前60日內、股東臨時會前30日內(含股東會當日),停止辦理股票過戶,因為股票成交後要第二個交易日才完成交割,這點需列入考量,如果今年公司股東常會日期訂為今年3月29日,停止過戶期間往前計算60天,購買日期相當重要。

 

blur-1853262_1920.jpg

 

由於上市櫃公司股東會相關資訊會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投資人可定期上網查詢,掌握最新訊息,瞭解這次股東會預定討論之項目及內容,決定是否出席股東會。另外依照新修正公司法第172條規定,除原列「選任或解任董事、監察人、變更章程、公司解散、合併、分割及同法第185條第1項各款之營業政策重大變更行為」外,「減資」、「申請停止公開發行」、「董事競業許可」、「盈餘轉增資」及「公積轉增資」等重大影響股東權益或公司經營之重大事項,應在召集事由中列舉,並說明其主要內容,不得以臨時動議提出。 

還有上市櫃公司舉行股東會,應在會議開始前30分鐘辦理股東報到,股東如要親自出席股東會,可先確認股東會開會時間跟地點,報到時需提出股東會開會通知書及出席證等文件,忘記攜帶出席證可提出身分證或駕照、健保卡等身分證明文件,於股東會現場補辦報到程序。股東會議事過程中,出席股東若要發言,要先填好發言條送交議事人員,除非經過主席許可,每位股東就同一議案可發言乙次、每次五分鐘為限。

 

adult-3327336_1920.jpg

 

圓祐資訊
圓祐資訊成立於2004年,擁有超過十年以上股務軟體設計及資訊服務經驗,至今合作過兩百家指標企業,並獲得客戶一致肯定。圓祐積極開發新一代雲端股務系統,希望能擴大服務的網絡,期許客戶能藉由圓祐的最新技術提供股東高效率、高品質的服務,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

文章標籤

程子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